計算機與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進入數字化及信息共享的時代,對展館的數字化、信息化程度會有越來越高的要求。
以高速的網絡為基礎,將所有的科技信息整合在一起,已成為展館的發展趨勢。為展館提供了可行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1、全面實施計算機管理,實現信息共享。
2、各部門分工合作 ,信息傳遞迅速,降低工作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3、系統將展館的所有工作改造為事務處理信息流、財務管理信息流、物資管理信息流、臨床數據信息流和學術資料信息流的網絡化控制結構。
4、通過信息數據高度共享,在強大的數據庫的支持下,將展館的全面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提升到更高層次!
5、展館 信息管理系統結合展館管理工作的特點, 充分利用局域網、廣域網、大型分布式數 據庫等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運用系統的理 論與方法,將展館各組成部分的信息處理 過程綜合成有機整體,及時而有效地為醫 院日常管理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使展館信息管理工作盡快達到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要求,并實現展館信息技術全電子無紙化和膠片管理的最終目標。
6、展館對自身的任何調整在瞬間落實到每個具體崗位!
7、展館的科技數據入網之后,為下一步決策支持提供了基礎。展館信息化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益,是很明顯的,而且其效益遠遠超過了展館本身,因為完整的病人醫學紀錄是醫學研究的重要信息資源。
展館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設計思想
● 整體規劃,分步實施
對于每一個展館來說,整個信息化建設過程必須要進行“整體規劃”,必須要規劃展館未來幾年的長期目標,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信息化建設的效益。系統在進行局部實施的時候要有一個整體的觀念,要能夠服從整體的需要。同時,進行了整體規劃以后,才能避免各部門出現數據不一致的情況。另外,進行整體規劃還可以降低整個信息化建設的投資,避免資源浪費。
進行“整體規劃”,但不一定非要整體實施,根據國內展館實施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分析和我們的經驗,只有進行“分步實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投資風險和降低投資。分步實施,可以隨時發現設計的問題并將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同時,分步實施可以分階段評估投資效益,避免因系統實施周期太長而帶來的風險。
“整體規劃”,主要是正確規劃整個展館信息化系統建設的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確定展館現階段的軟件和硬件建設目標,以展館的觀點規定好信息的流向,達到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
“分步實施”,主要是根據展館工作的流程和展館管理的實際狀況確定系統實施的步驟,后一步驟應以前一步驟提供的軟件、硬件基礎作更大范圍的擴展和應用,這樣展館的信息化建設就可以逐級提煉,實現從低級到高級的平滑過渡。
● 注重實用性和可行性
眾所周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國的展館信息化建設還不是很規范,每個地區甚至每個展館都有自己的一些特點。為此我們將充分考慮展館管理的具體特點,結合目前國際信息化發展的動向和潮流來設計整個應用系統,充分注意實用性和可行性。
在平臺系統的建設中,要充分利用成熟的技術,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技術,同時要充分考慮應用系統對處理能力的需求,防止發生大馬拉小車的現象。
在應用系統的開發過程中,也要利用成熟的開發方法、平臺和工具,保證系統能夠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并考慮將來系統的進一步的升級,延長軟件的生命周期。
● 可靠性與穩定性
由于本系統涉及病人的影像信息、科技信息及科技證據等重要信息,任何失誤都可能造成極其重大的后果。所以整個系統長期可靠的運行,對保證展館日常業務和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此,系統準確、不間斷的運行變得十分重要。
● 可管理性
系統完成以后,將全面管理展館的大量信息(病人、圖片、職員、財務、影像、物品、病歷等信息)。由此可見,整個系統的將來是相當復雜和龐大的,必須對網絡活動進行實時的控制和管理。系統管理員要能夠在不改變系統運行的情況下對網絡進行修改,不管網絡設備的物理位置在何處,網絡都應該是可以控制的。
● 可擴充性
由于展館的設備會不斷的增加,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臨床科室會依賴于系統所提供的診斷結果和圖像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量也會越來越大,規模和要求越來越大,所以軟件結構上要符合今后系統擴充的要求。
● 易維護性
應用系統的設計應充分考慮系統的易維護性,設計上盡量采用易于維護的系統平臺,保證操作簡單,且維護成本較低。
● 可操作性
應用系統的界面友好,需要充分考慮使用人員的特點,使圖像處理工作簡單、方便、快捷,功能齊全,系統數據維護方便,備份及數據恢復快速簡單。
● 投資保護
在保證系統能夠安全、可靠運行的前提下,應該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統造價,保護原有的計算機設備及應用系統投資。
● 超前性
采用先進的軟件設計方法和開發工具,使得軟件設計具有先進性和超前性并能夠順利、平穩地向更新的技術過渡。
目標是:
|